前陣子終於考完 GRE 了,從水深火熱的考試地獄之中解救出來,回到水深火熱的研究地獄。以這篇文章紀念過去兩個月來的努力,以及分享一下自己在路途上的心得。這不會是個典型的考試準備文,更不會是考試技巧文,而是我在當下以及事後回頭看,會如何看待這些日子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以及有什麼意料之內與意料之外的收穫。當然不免會提到我是如何準備的,所以如果只是想看怎麼準備 GRE,也許還是會有一些幫助吧,但如果期待看到解題技巧,雖然會點到,但不會著重討論,所以這裡可能沒有很多你要的東西。
聽說考試文都要先報分數,所以就先人權報告一下吧。
分數:一戰 V 165、Q 170、AW 4.0 考試時間地點:2023/3/11 台大語言中心 準備時間:2023/1~3,扣除中間過年出去玩和出國演講,實際準備時間大概六週
我的準備時間跟很多分數超過 320 的大神來比,應該算是有點長,如果想要短期衝刺的,我的經驗可能不太適合。後文也會提到為何我選擇不短期衝刺。
另外強調一下,下文我會提到許多補習班的教學方式。然而如前述,我沒有上過補習班的課。只不過靠著聽聞去了解補習班都在教些什麼,所以斟酌參考就好。
準備資料
雖然沒有補習,但我有從同學手中買到 Mason 的講義。之前去露天和蝦皮上看,大概也都看得到有人在賣 Mason 講義,依筆記完整度以及有沒有寫過,可能落在 1500~2500 之間。如果有閒錢的話個人蠻推薦可以買的,當然能跟周遭同學借到或便宜買到更好。Mason 講義編得很好,如果有筆記的話更好。雖然上面誇了這麼多,我不認為這是必要的。如果買不到或不想買 Mason 講義的話,網路上的免費或強國盜版資源(?)也都非常充足。我有認真用的 Mason 講義只有 Mason 1000 & Mason 2000(單字本,Quizlet 上有別人建立好的,就只是可能會少一些例句說明與字根介紹)、邏輯閱讀(當機經用,網路上的機經可以完美取代)、前兩本字彙填空(當機經用,網路上的機經可以完美取代)、第四本字彙填空的等價詞彙彙整(網路上有不少可取代的資源)。
除了 Mason 講義以外,還有用到的資源包含:
- 字彙填空:张巍GRE填空机经1600题、麟渡兮填空(看解題技巧而已)
- 邏輯閱讀:张巍GRE阅读机经365篇
- 計量:张巍GRE数学170难题3.0、张巍GRE最新数学机经500题
- AW:GRE写作高频题目及考点精析
認真大推张巍老師的 GRE 真經,這些題目都是真的曾經出現在 GRE 考題的真實題目,甚至現在都還會出現。我有遇到一篇長閱讀和一篇邏輯閱讀是一樣的,雖然我都忘記答案了,不過畢竟讀過的東西,寫起來比較快也比較不會掉進一樣的陷阱。然後重點不在於寫一堆題目然後賭會遇到幾題一樣的,而是透過這些真題去了解 GRE 的出題風格與解題策略。
我沒有收张巍的錢,真的 QQ
Verbal
Verbal 應該可以說是 GRE 的大魔王,只要是非母語考生,大概都是被 Verbal 卡死。我自己讀書大概也是 95% 的時間都拿來讀 Verbal 了。
單字
雖說 GRE 是邏輯考試,如果看不懂題目,還考什麼邏輯?偏偏 GRE 單字出了名的難,所以只好認命背。其實我不清楚 GRE 單字到底有多冷門,聽說老 G 一堆冷門字啦,如果去背紅寶書應該可以看到不少。如果以 Mason 2000 的選字來說,現在的 GRE 單字其實不算特別冷門,至少裡面有不少單字是我曾經遇過的。讀 GRE 時剛修完義愷的悲劇與喜劇的哲學,印象中裡面應該有二三十個單字是我曾經在亞里詩多德的《詩學》和尼釆的《悲劇的誕生》 英譯本上有遇到,不過也就只有看到過,在書上小小地註記個中文意思,然後根本沒記起來。總之我不覺得多數 GRE 單字有非常冷門或刁鑽,頂多就是不會天天看到以至於需要特別背。畢竟把《悲劇的誕生》當每日晨間讀物的人應該不多啦。
具體而言,我是背 Mason 2000,然後用 Quizlet 單字卡背單字。Quizlet iOS 版超級 buggy,建議拿個 Android 手機來背,可以搭配 Adguard DNS(比較熟電腦的人建議改 DNS 不要用他們的 App),不然 Quizlet 廣告多得有點誇張。
背法的話一開始是有參考《17天搞定GRE单词》所建議的背誦方式,但裡面推薦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參考就好,個人覺得他有點在曲解這個實驗的意義。不需要特別讀《17天搞定GRE单词》,知道結論就好:背完單字一定要複習。單字背誦的進度表可以參考這個網站(不過它也是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就是了),一天 100 單共 20 回表定大概七週,最後一輪我沒跑,太懶了,所以實際大概五週背完。然後考前一週再跑完一輪 Mason 2000 之後就改背 Mason 1000 了(補個背景:Mason 1000 是 Mason 2000 的子集,前者有 1000 個單字,後者有 1500 多個)。最後考前大概 Mason 2000 記得 80%,Mason 1000 記得 90%,考試時還是有遇到一些不會的單字,其中一題用刪去法也選不出來,就直接猜掉了。
然後 Mason 2000 真的大推,充滿各種神秘的記憶法。只是需要注意一下裡面提到的一些字根背誦法不見得真的是該單字的字根,然後講義上其實沒註記哪些詞彙的字根是真的,哪些則是他自創的記憶法,所以如果要學真正的字根,可能要自己去查證,如果只是要背起來的話沒差就是了。然後講義裡面偶而有些錯誤,尤其同義詞很多根本就在亂寫,原意天差地遠只是剛好中文翻譯有點像就列上去,可能需要注意一下。
另外 GRE 很愛考常用字的其他用法,例如 default 有「違約」的意思、appropriate 有「盜用」的意思。有趣的是我跟我讀商管的家人聊到這件事時,他反問我 default 有違約以外的意思嗎。這些其他(對我們而言的)罕見用法需要特別記起來。
字彙填空
字彙填空的難點應該只有單字有夠多吧。沒什麼特別的讀法,就背單字刷題練手感,確定自己能抓到細節。至少我觀察自己會錯的題目八成以上都只是單字看不懂或錯過一些重要細節。對細節的掌握很吃平時的閱讀與寫作習慣,有沒有去釐清每一個 however 以及 therefore 之類詞彙的意義,如果平常閱讀時有去注意文章邏輯,而且寫作時也都有正確使用 signposting,應該都不會有大問題。
有聽過補習班有什麼標記正負號來判斷要用正向詞彙還是負向詞彙之類的,不需要把整句讀完。我自己是沒有刻意這麼做,但根據語意去推測這個空格比較適合填肯定還是否定的詞彙,其實跟補習班教導的方法只差在有沒有明確寫出來吧我猜。另外,一般來說大概是抓一格 30 秒(不是一題 30 秒,三格填空要 30 秒寫出來應該有點難),這時間對我而言差不多剛好夠用,所以也沒必要用這種方式加速。如果閱讀速度偏慢的也許會有些幫助吧。
真要論技巧的話,大概就是不要先看選項吧。看完題目,心中想一個如果填在這邊非常適合的詞彙,再去選項找同義詞或近義詞,這樣可以避免自己說服自己這個選項很棒。恩,這件事情真的會發生,選項越看越覺得本該如此,直到看到解答之後回去看題目才發現屁啦怎麼可能會是選這個選項。個人經驗是超過一半的題目是不用看選項就能有個感覺這邊應該放什麼詞。隨便舉例,如果題目說「過去許多生物學家認為同性性行為是OO的,但是近年研究發現許多動物都有同性之間的性行為」,這邊的 OO 很顯然是要相對於「都有」,不然就不會有個「但是」在那邊,所以 OO 可能會是「罕見的」之類的。當然會有一些題目是看完題幹毫無頭緒,這時就大膽地去看選項吧,反正也沒更好的作法了。
另外關於閱讀速度,如果平常有在讀英文但速度上不來,可以注意一下自己有沒有「看過去之後發現沒看懂所以再看一次」的狀況。我自己以前有這個壞習慣,明明沒看懂或是根本沒在看,卻好像每個字都讀到了就覺得自己有讀懂,看完整句之後才突然覺得「欸剛剛我看了什麼?」。我毫無根據的假說是:因為我閱讀中文所需要的精力很少,通常順著看過去就拿能把握一半以上的文意了,所以就有種「反正順順著看過去也能看懂」的錯覺;但我英文沒有這麼好,順著看過去根本無法掌握文意啊。當初發現這個狀況是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是,在讀課本時,無論內容或用字都不難,我英文程度也不差,但就是要看很久,並注意到我每一句話都會重讀兩三次,才意識到有明明就沒讀進去還是順順看過去的壞習慣。之前花了不少時間改掉這個壞習慣,所以在準備 GRE 時就沒有掉進一樣的地雷了。這點不只對字彙填空,對閱讀也是如此,只是閱讀的 redundancy 比較高,常常會有後一句補充前一句的狀況,所以有這種壞習慣的影響會相對低,相反的,字彙填空的資訊傳達太精鍊,沒讀懂就是沒讀懂。
閱讀
對於多數人而言,閱讀應該都是個跨不過去的檻。很多人說 GRE 的閱讀難在單字很多看不懂,句構非常複雜,語意轉折一堆。我完全認同這個評論,然而我不認為可以因此說 GRE 閱讀很難。
以下都只是我對於身邊幾個也在考 GRE 的人,以及網路上各論壇與部落格評論 GRE 閱讀的文章,所做出的單方面的臆測。換言之,我正在嘗試從一些不一定具有代表性的個案做出普遍性的宣稱,還希望讀者意識到下面論述的侷限性。
直白地說,會覺得 GRE 閱讀困難,是因為多數人本來就不懂怎麼閱讀,只是過去用錯誤的方式閱讀沒有造成什麼困擾,考試可以用直覺順利矇過去,平時也不會有人動不動就測試自己到底有沒有讀懂,以致不懂閱讀的人根本就沒辦法意識到其實自己不會閱讀。之前曾聽聞有些補習班會教導一些解題技巧,內容不外乎主動式閱讀,透過前後文猜作者講這句話的目的是什麼,並且分析作者對文中每個宣稱的態度以及自己的立場,然後需要格外重視轉折詞之類的。當下我聽到的感覺是:等等,所以你們平常不是這樣閱讀的嗎?閱讀不是順著念過去覺得每個字都看得懂就叫做讀懂文章欸。
不懂如何閱讀的問題在理工科系格外明顯。我在資工系的訓練中,所讀到的文本基本上都是平鋪直敘地講述一個資訊或是觀念,毫無立場的對立,也不太會看到有爭論。更甚至有一些同學上大學之後只讀過課本或是各種網路教學文與 writeup。用 GRE 一點的詞彙來說,多數人平常讀的都是 primary purpose 為 describe 一個知識點的文章。對於這種平鋪直敘的文本,基本上就是只要你能順著文章的 flow 走一遍觀念,或是把觀念與資訊記起來,就能讀懂或覺得自己讀懂了。然而離開這種單純提供資訊的文章之後,還有更多文章有著強烈的辯證性,並不是每個字念過去就可以稱為讀過。如果讀過哲學或法學的文章,應該就可以理解短短一篇文章可以有多少不同觀念的陳述、衝撞、評論、調和等,而作者的寫作意圖也可以非常多元,可以是想單純陳述某個觀點、為一個觀點辯護並反擊批評者、批評某個主流學說,或是單純把主流學說介紹一遍而已(我舉例哲學或法學是因為我在文科中最常讀這兩個領域,不是指只有這兩個領域有如此特性)。這些都是一般只讀課本的理工科系學生比較不常遇到的,導致許多人很可能根本沒意識到自己不懂得如何閱讀。用個有些失當的比喻,大概就像是許多高中數學很好的人讀了大學的數學課之後才意識到以前那些都只是算術而已。
簡言之,我不認為 GRE 的閱讀真的需要特殊技巧。多數閱讀 GRE 文章所需要的技巧都是閱讀一般文本會用到的技巧(當然有些投機方法,但別用,拜託)。在跟身邊幾個被 GRE 閱讀搞死的同學聊過之後,我發現他們會認為 GRE 閱讀難到根本看不懂文章邏輯,幾乎都是他們本來就不知道怎麼做有效的閱讀。更直白來說,就算把文章全部翻譯成中文,我也不認為他們就能答得出這些題目。
在上文應該也感覺得出來我對於補習班教導的各種「TOEFL / GRE 閱讀解題技巧」是感到不以為然的。舉例來說,許多補習班會教導所謂的 scan & skim 的技巧,這其實就是許多閱讀方法中所提到的:先略過細節,對文章的論證有個 high level 的鳥瞰之後,了解作者打算論證什麼之後,再針對自己好奇的與需要知道的部份去讀細節。當然,補習班可能會針對 TOEFL 與 GRE 的文章特徵,例如有明顯轉折詞與關鍵字之類的,去做技巧性的最佳化(例如所謂挑重點句跳讀),但除了這種針對 ETS 改寫風格的最佳化以外,其餘都是一般的閱讀技巧。
然而我不會說補習班教的東西都沒有用,相反地,這讓許多以往不懂閱讀的人有機會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撇除奇怪且投機的技巧),當然這也得建立在他們意識到這種主動式、批判性的閱讀才是比較理想的閱讀方法,而不是只把它當成解題方式,考完試就丟到垃圾桶去再也不用。總結來說,補習班所教導的閱讀方法是有效的,我沒有要貶低這些技巧,也非常鼓勵過去沒學過怎麼閱讀的人去學習(尤其上面提到的 scan & skim,真的大推);我所貶低的是那些投機的解題技巧,以及把這些普遍的閱讀技巧包裝成考試技巧。
講了這麼多屁話,所以我是怎麼讀的。雖然我相信其他題型和科目也是應該先寫一回試試看,但我尤其建議一定要在剛開始準備時先嘗試幾篇長篇閱讀。長篇閱讀是指有四題的閱讀,如果寫機經有時可能會遇到超過四題,那只是一篇閱讀有出過多個題目,考試時不會出現一篇閱讀有七題的狀況。如果你是如上文提到的不常讀思辨性強的文章的人,一開始很可能會讀到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麻,或是感覺看懂了但選項選不出來,這時就回去讀短篇文章,練習各種閱讀技巧吧。如果能夠答對一半以上,基本上閱讀就平常有練手感就可以了,反正如果目標是 V 150 只需要正確率一半。
閱讀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點,網路上許多文章也都有整理了,我就不重講,反正也講得沒他們好。個人覺得有三大重點,以下述之。
一個是注意題目的動詞,他只有問文章 “describe” 或 “mention” 什麼,還是有問 “imply” 什麼,前者是文章要明確提到,後者是可以從文章推論出來的,文章本身不一定會提到。
所謂推論都不會是非常跳躍的東西,都可以很明確地講出一個推論方式來得出(因為 A,而且 B,所以 C)。當然不是說沒有所謂 ETS 神邏輯的文章,我也遇過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這樣推論的怪題目,但至少個人經驗是這是少數,多數推論都很嚴謹,嚴謹到我都覺得可以用形式邏輯表達了。如果遇到怪題目,可以先確定文章中有沒有超級微小的細節所給出的重要資訊被忽略掉了,如果真的沒有,這個推論就是怎麼看怎麼詭異,那就放棄它吧,反正只需要對一半。其實有時我會覺得會不會是有些英文用詞的微小差異沒有被我捕捉到(我在讀哲學論文時常常遇到這個問題),所以才覺得他們是神邏輯,但總之也不可能把出題者抓出來問,就放手讓他去吧。
最後是,不要腦補一些文章沒提到的東西,所有文章都是 self-contained 的,文章沒提到就不要自己幻想有這件事,就算事實上有,也不要直接帶入。通常直接帶入背景知識都只會誤導自己而已,而且 GRE 不是知識王,ETS 本來就沒有假設考生知道這些東西。
另一個可能會些困擾的是背景知識跟專有名詞,基本上就算沒有背景知識,沒看過專有名詞,也都還是能寫出來,把這些詞彙當成一個「指向某個東西的代名詞」,或是 CS 的說法「某個指向我讀不到的記憶體的合法 pointer」,到底代稱什麼都、指到哪塊記憶體不重要,反正它是合法的就好,就直接用這個代名詞 / pointer 來操作即可。有些 GRE 文章非常美國本位,例如我寫過一題講南北戰爭的,文章就好像直接假設我理所當然地應該知道 Confederate 跟 Unionist 是什麼一樣(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是不知道),但仔細一讀會發現其實只需要知道有兩大陣營就可以了,至於他們各自支持什麼,誰贏誰輸其實根本不重要(所以前面才提到文章是 self-contained 的)。總之,GRE 不太會有欠缺背景知識或看不懂專有名詞就寫不出來的問題,頂多就是惱人而已。當然我不否認這次閱讀表現不錯有一部份是我剛好拿到兩篇是我熟悉的領域的文章,所以專有名詞都看得懂,能看懂專有名詞肯定還是有幫助的,只是不要浪費時間去背粒線體的英文是什麼,背不完的。
Quantitative
雖然大家都說 Q 對台灣學生來說只是在檢查細心度而已,但 Q 反而才是讓我最崩潰的部份。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份討論。
首先,不同於 V 可以容許一些錯,反正就算不粗心我也一堆題目寫不出來,不差那一題了,Q 對於粗心錯的敏感度往往更高。尤其許多人的目標是 Q170,等於幾乎完全不能犯錯(之前看過錯一題有時還是有 170 有時就 169 了)。偏偏 Q 的題目有不少陷阱,加上時間壓力,往往一個不小心就掉下去了。
此外,這幾年一直有 Q 越來越難的傳說,我自己寫起來的感覺,的確我拿到的 Q 比多數機經題難,但撇除其中感覺像是加試的一回以外,其餘都是難在題目變又臭又長,一直轉圈,而不在於數學本身變難。換言之,Q 不再是像以前只要數學觀念懂然後單字有背就可以直接上場,而是可能需要特別花時間練習一下讀超長題敘。但如果平時讀數學時就是用英文,而且英文閱讀量足夠的話,Q 寫起來應該就是覺得煩 + 比較拖時間(即可能沒辦法壓在 20 分鐘寫完),但不至於造成多大的困擾。
最後,許多人說 Q 的數學觀念對台灣人來說就是國中數學 + 排列組合機率。這是真的,Q 的數學對理工仔來說真的不難,對文組可能就花時間複習而已。然而真的不要輕敵,不難不代表不用準備。我之前聽信同學說法,Q 對理工科來說前 10 天開始準備都來得及,於是我就直接拖到最後一週準備,結果寫了四五回,正確率都只有六七成,去寫難題時更是掉到只剩一半的正確率,才發現我根本不記得國中數學。也許是我對計算機圖形沒興趣吧,在我的大學生涯中,幾乎完全沒碰過幾何,畢竟微積分什麼的都只需要最基本的幾何觀念(大概是知道面積怎麼算就可以了),導致幾何之類的東西早就全忘光了,第一次寫模考時還在想圓內切四邊形到底是什麼,更何況其性質。排列組合的一堆神秘技巧也都需要複習一下。於是當別人考前一週都在複習單字努力刷錯題本時,我在崩潰地嘗試把 Q 拉起來。
因為真的太害怕 Q 了,到考前我還在期待拿到 VQVQV。考試當下發現拿到 QVQVQ 還崩潰了一下,尤其第一回難到我寫到最後一刻,完全沒檢查,然後第二回變簡單時還在崩潰大概是掉到 easy,保送二戰了,最後大概有 15 分鐘檢查。第三回稍微難一些,寫完大概剩 6 分鐘檢查。還好最後還是有守住 Q 170。第一回大概是加試吧。
總之,Q 務必提早開始準備,不要輕敵…
Analytic Writing
相比於 V 與 Q 分數都不錯看,我的 AW 成績就比較不那麼好看了。當然可以辯解說我不是 native speaker,成績當然不會這麼好看,其實 AW 4.0 已經不錯了,當那些 native speaker 可以認真寫申論時我還在思考這裡要用過去式還是過去完成式,還在想到底 artwork 是可數還是不可數名詞,本來就不可能表現得多好。但我不想騙自己,我知道自己搞砸了。Issue 寫到一半時,就已經意識到整個論述邏輯的 flow 完全不對,舉例也是失當的;Argument 也沒有打到點,都還沒把因果鏈釐清就在攻擊。
看過許多強者都是剛開始準備 GRE 時就一篇一篇 issue 或/和 argument。雖然一開始也有如此安排,但就真的太懶了,加上以往在哲學系修課時寫過好幾次英文的申論,所以就覺得區區兩篇英文作文是能有多難。
Issue
一直到前兩天我才在第一次嘗試寫了一篇 issue,也才知道可以有多難。
首先,最恐怖的問題在於時間限制。開放式的申論我寫過很多,但只有 30 分鐘可以想 + 寫的開放式申論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過去,對於這些開放式的問題,我通常有兩個星期可以慢慢想,可以把整個論述脈絡打好草稿之後精雕細琢論證的每一步驟,確定邏輯是縝密的。可是在 GRE 中,只有 30 分鐘去想好立場、論點、支持證據、潛在反駁等。通常大家建議是五分鐘內要想好文章架構,對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好消息是 GRE 的作文題庫是公開的,所以如果準備時間足夠,可以把高頻題都先想過一遍。
時間限制所造成的另一個問題是:篇幅大幅地受到打字速度限制。我在事前練習,基本上都只能勉強寫到 450 字,這樣的篇幅沒辦法好好闡述完一個概念。過去一直覺得身為每天蹲在電腦前的人,打字就算不是神速,至少也不會慢吧,一直到此時才意識到我的打字速度有多慢。
篇幅限制所帶來的問題在於,過去我所受訓的寫作方法都不能用了。
舉例來說,在我所受到的寫作訓練中,很講究一件事情是,必須要在文章開頭清楚地點出接下來的文章走向,在文章過程中,也必須不斷提醒讀者我們走到哪了,如此讀者才不會在一堆論證中迷失。然而在 GRE 的寫作,大家都說不能這樣寫,因為都是廢話,只是佔用篇幅。我還是不知道這哪裡廢話,如果讀者迷失在我的論證過程中,才會讓整個文章變成廢文吧。我可以理解文章篇幅受限下必須減少沒意義的東西,但我寧可少寫一個論點,也不要讓讀者迷失。
又舉例來說,通常我要辯護或攻擊一個論點前,一定會花一些時間解釋該論點,尤其我如何理解與詮釋。這非常重要,因為讀者必須要能確定他的理解與作者的理解一樣,確保我所要支持的論點跟讀者認為我所要支持的論點是一致的,而且如果我在打稻草人,讀者也能藉此一眼看出。然而一樣的,在 GRE 這招行不通,會被認為是廢話。我很難想像讀者如何在連我在攻擊什麼、辯護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看懂我的文章。
要講還可以講很多,總之我想講的只是許多常見的論說文寫作策略在 GRE 都無法使用或是不被鼓勵使用,這點讓我蠻錯愕與難以理解的。
Argument
Argument 是給一篇文章,要考生根據 instruction 去評論這個文章。相較於 Issue,Argument 更注重是否有遵守 instruction,基本上搞錯 instruction 整篇就廢掉了,所以務必看清楚。蠻推薦把《GRE写作高频题目及考点精析》中關於 instruction 的討論看過一遍的。
基本上 Issue 所遇到的困擾在 Argument 也都會遇到。此外,其實我到現在還是沒有搞懂 Argument 到底要寫什麼才適合,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那些「高分範文」的詭異,尤其是 Mason 講義給的範文,實在接受不能。
其中 Argument 範文最令我不解的是,為什麼大家都在攻擊事實命題啊。我認同文章中關於事實的宣稱應該被檢視,但理論上除非我有紮實的證據反駁其中事實的部分,不然去攻擊事實命題超奇怪的:首先,你沒證據支持你說的事實命題,我也沒證據支持我認為的事實或是我對於你認為的事實的質疑,於是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啊,更何況在許多文章,事實命題是有證據支持的,或至少是被如此給定的;此外,攻擊對於事實的誤認其實還蠻不善意理解的,在面對這種事實命題可能有爭議時,除非這個誤認真的太過於誇張,不然多半我都只會姑且接受,直到最後才提出也許我們可以反思這個事實命題是否真的正確,不會一開始就質疑人家說的事實不對。稍微用個例子來舉例我想表達什麼。假設我給一個論述說「因為地板是濕的,所以外面在下雨」,別人理應是先質疑說「地板是濕的」無法推論出「外面在下雨」,因為有其他同樣有效的詮釋,即便是最佳解釋推論也無法支持之類的,而不是回我:「等等你確定地板是濕的嗎?」、「有沒有可能你搞錯了,地板不是濕的?」,就算要這樣質疑我,對方也至少要說「你看我有證據說地板不是濕的」,而不是空洞地提出質疑然後就把論證責任丟回來了。當然如果你是笛卡兒,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總之最後我非常討厭我自己在考 GRE 時出來的文章,大概就是那種我寧可缺交作業得零分,都不想把那種垃圾拿出來的那種討厭。
批評完了,說點正面的。我非常推薦在寫 Argument 之前先作論證重建,也就是用條列式地寫出文章的論證有哪些前提與結論,哪些前提用支持哪些結論,這些結論又如何作為其他結論的前提。如此寫出來,則哪些前提需要證據支持,或是建立在哪些假設之上,推論過程又有什麼瑕疵,就一目了然了。
順便推薦一個網站是 testbig,上面可以自動批改作文,而且也會列出每個 metrics 的得分。考慮到 ETS 也有用演算法自動批改,我猜想辦法 optimize 這些 metrics 也還不錯,而且很多 metrics 在我眼中蠻合理的。至少我在上面改出來的分數多半是 3.5 或 4.0,最後拿到 4.0,應該算是蠻接近的。
雜談
需要考 GRE 嗎?
tl;dr 在後疫情時代,蠻多學校都已經不太看 GRE 了,請查清楚你的目標校系有沒有需要 GRE。
之前看大家都在說考試就 GRE 跟 TOEFL,反正都要考,只有哪個先考的問題。我也不疑有他地就準備了這兩個考試(我是先考 GRE),反正過去 N 年來都是如此。一直到考前吃飽太閒去查了一下幾個目標校系,才發現多數學校早就不使用 GRE 成績了。當然還是有些學校需要 GRE,所以無論如何反正我都得要考 GRE,所以也沒有白費什麼,甚至因此感到有些壓力釋放,就算我考差了,也還是可以申請不少學校。就只是推薦大家先查清楚到底有沒有需要考 GRE。
心理壓力調適
在發現沒考好 GRE 其實影響沒那麼大之後,壓力釋放了不少。但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畢竟成績這種東西永遠不嫌高。也不免會在想,如果我真的沒考好,以後會不會一直有種「當初如果 GRE 考好一點會不會有機會申請上 OO」之類的念頭。另一個原因是我有想過申請文科,然後文科很吃 verbal 成績,也就注定了我的 GRE 合格標準比同學們都還要高。
在考前兩三週,一整個壓力山大,沒事就打開 Quizlet 背單字,吃飯也背上廁所也背,每天凌晨都在查如果 GRE 沒考好會怎樣之類的。甚至前一天晚上整個睡不著,靠酒精才在五點多睡著,然後九點就起床去考試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睡飽,在考試當下真的沒啥緊張的感覺,只覺得我一定要趕快考完回去睡覺。
其實我怕的不是成績不理想本身,畢竟 GRE 可以重考,而是報名費真的好貴,雖然家裡願意幫我出錢,所以考試不會對我造成經濟壓力,但不免會覺得有些愧疚,表現不夠好,讓父母多花錢了。而且這學期已經安排很多事情,如果 GRE 不早點解決,還需要二戰三戰,很怕影響到研究進度與上課。現在回頭想起來其實壓力根本不需要這麼大,到頭來都是自己嚇自己。
身為需要靠酒精入眠的人,我好像也沒什麼資格討論壓力調適。頂多就是確保考前吃飽睡好吧。至少如果再來一次,我可能會練冥想之類的方式來讓自己冷靜點,然後早點調時差確保自己晚上睡得著。
PP2 與真題
感謝強國補習班,一畝三分地上有蠻多 GRE 的真題。我自己是到考前兩週開始計時寫真題,一週時開始嚴格控制時間,也就是連續考五回,因為我沒有練寫作,所以就跳過中間休息時間了。強國真題的一大缺點是,雖然會給答案,但沒有任何解析,所以有時錯了也不知道為什麼錯,甚至我很懷疑他們給的答案的正確性,但總之有總比沒有好。
蠻多人推薦寫 PP2 的,我沒有寫,一來是覺得效用不大,畢竟上面的題目大概我都在其他地方練過了,二來是 ETS 的網站真的太複雜,其實我不太知道怎麼用他們網站…。而且另一個原因是,考前壓力實在太大,很害怕自己模擬考成績出來不如預期會心態炸裂。因為沒有寫過 PP2,我也很難說該寫或不該寫,所以就不多說什麼了。
總結
現在回想起來,準備 GRE 真的是個很瘋狂但也很有趣的經驗。大概從學測之後,就沒有什麼考試會讓我用一整天去讀,然後佔據我生活重心長達數週了(學測可能是長達幾個月吧)。雖然過程中真的還蠻痛苦的,但也不可否認的英文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尤其單字量與閱讀量上的增長。至於數學,就感謝 GRE 幫我複習毫無用處的國中數學吧。
然後,斂財 ET$ 滾。